首页动态正文

当前速看:工地上,6000人的坚守

5月20日清晨,吃过早餐,电焊工王烨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来到自己的工位,开始进行管道焊接作业。在他身后,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6000名工程施工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兵团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场面蔚为壮观。


(资料图)

“在戈壁滩上建设现代化工厂,我们感到很自豪!”焊花落地,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王烨告诉记者,当前晶诺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很多人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每天晚上还主动加班两个小时,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晶诺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兵团重大全产业链项目,位于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后续配套建设300万千瓦光伏电站、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可带动1600人就业。

“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工程量大,工期紧。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我们这个工程是今年北疆师团最早开复工的重点项目。”身着工作服的新疆晶诺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亮告诉记者。由于一直在工地指挥调度,他的脸庞已被晒得黑红。

“材料运输有没有堵点?施工力量够不够?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到位了吗?6000人吃住在工地,米面肉菜是否供应充足……”项目启动后,七师胡杨河市领导一个星期来一次工地,了解施工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供应链畅通。工程项目还未启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已跟进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开工建设顺利进行。

“光伏能源是国家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将为兵团低碳循环发展注入新动能。”孙成亮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七师速度、七师温度,更加坚定了我们高质量高效率建好这一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2月,正是天寒地冻时节,混凝土还没拉到厂房就被冻住了,室外不能施工,就干室内的活儿。当时,厂房门窗、玻璃都未安装,冷风刺骨,大家就找来塑料布蒙住窗户,用棉门帘挡住风寒,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下坚持工作。

“见缝插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王烨回忆,冬日的夕阳落得早,每天在灯下焊接预制管线,返回宿舍时,遥望远处的万家灯火,看着工地上的点点灯火,心里涌起更多的是为项目建设作贡献的踏实和快乐。

今年以来,兵团党委提出抓项目强投资促发展,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新疆晶诺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更强举措、更大力度强管理、重质量、提速度,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当前已进入项目建设后期,我们边收尾边进行单体试车,就像房屋边装修边搬进家具,做到项目一完工就能投产。”孙成亮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玲玲 实习生 刘翠萍)

搜索

复制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